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我想婚姻這兩字消失!

 

圖/Google

如果——我是說如果!
如果讓婚姻——1夫1妻體制——消失
你覺得好不好?

見識多了小說、電視劇、身邊的真人真事等等各種感情形式,我不再像年少時那麼堅信,人對感情「應該」怎麼樣了——忠實雙方感情…——因為這世上本來就沒有「應該」,那不過是人自己的「自以為是」;何不把突發而至的狀況視作另一種「想當然爾」?或許這樣,在感情發生突變時彼此都會在心理上好受些?(👉~*

話說回來,如果一夫一妻制真的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搞事呢?
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不惜家花、偏愛野花呢?
在大家怪罪花心的一方、不忠於感情的一方時,我們是不是也該看看,忠誠的一方為什麼老被背叛呢?呃~忠誠的一方說不定能給對方真的就只剩下忠誠了吧……?(喂~*👈欠揍了哈)

我的意思是:

婚姻生活——現實框架——
容易使人忘卻感情的營造的重要!

也是啦誰能在柴米油鹽之餘,還有心力去照顧夫妻之間情趣呢? 這是現實問題!

所以也就不難想像:重感情生活(多於現實生活)的一方會忍不住往外發展;我不是替不忠誠的一方辯護,我只是讓自己站在背叛者的心態去揣摩——為什麼他們要背叛自己的初衷?(這裡不包括被逼就範的情況哈)當初,大家都是歡歡喜喜的走向紅毯另一端,怎麼中途你就移情別戀、琵琶別抱了呢?

每個感情出走的人,都會像段正淳似的,對質問者疾呼自己是如何的情不自禁、不能自已;可是當你問他/她「那當初的我們呢?」感情出走的人仍會弱不可聞的告訴你——對我們的感情,我依然沒變——那變的究竟是誰?!(難道成了立場問題?)

我就鬧不明白,這世上為什麼要設這樣一個框架束縛人類的感情!?

一個框架就能保證多情的人可以安於室的話何來那麼多的元配到處抓猴?
那既然框不住多情之人,多一副框架也不過就是多堵堵被背叛者的心而已——有屁用?(有!還真有!索要些心靈、感情以及精神賠償也是好的嘛——是了!設個婚姻框架為的就是這個萬一了吧……呵呵——我也只能呵呵了)

與其這樣麻煩(還得搞手續還便宜了第三者——律師),不如讓我們都退出框架,做回到忠實的一方!
沒有框架的束縛,重感情的你,想找誰就去找誰;重信守諾的你,可以再找個忠於你的伴侶——不如我們

只同居,不婚,行不?
沒有婚姻這層關係(也就沒有保障一說啦)大家都自由,在自由面前,或許更能找到真正的忠誠也說不定!


圖/https://faithchinese.org/


我一直都這麼覺得:

真正的忠誠是不需要約束,它是自然流露

硬是用框架束縛起來的關係,他們就算勉為其難的同在框架裡,兩人之間能生的也只是怨懟,有的也只是痛苦何必!?
看看現在的社會,有多少人寧就「事實上夫妻」(沒有到戶政機關正式登記的「未婚夫妻」稱為「事實上夫妻」,亦即發生夫妻身分關係之意思,且對外以夫妻形式經營婚姻共同生活之結合關係)而捨棄婚姻關係就可以知道了吧!

 

 

END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做隻帶著墨香、快樂悠遊於海的墨香魚

我知道「持之以恆」是何物,但我不知道「著迷」是何滋味;有經驗者說「著迷」像禁藥,棄之痛苦,食之如蜜;「持之以恆」像補藥,食之可也,不食亦無不可也。

世間未知之事都需學習,有人學的苦不堪言,度秒如年(如我);有人卻能孜孜不倦,恨不得度秒如年;懂其中滋味的人跟我說,其中重要的決定因素在於「動力」的強弱!什麼促使人們學習?一是主動,一是被動。主動者多因學習目標為己所愛,被動者多半屈就現實、壓力使然;一為歡喜受、一為不甘做。

「學習」我向來遲鈍,所以就學期間的歲月,對我而言,基本跟地獄沒什麼不同!
除了國語作文表現差強人意外,其它科目可謂慘不忍睹!而這讓我略帶信心的科目,卻又在家長口中的現實下(明明我還不必知道那麼殘酷的事實,明明所謂的現實是家長自己的現實,還未必是當時的我的現實,現在想來真不公平),被打擊的支離破碎。

念書那會兒,除了枯燥的學習還是學習……
為了刺激學習,學校會時不時舉辦一些活動,如:各式朗讀、演講比賽,各種算式比賽,軟硬筆字、各類繪畫比賽……等等;一來展現學習成果,二來從中發現可取人才,進行鼓勵培養,三來不無炫耀之意(校與校之間),我視之為同業之間的比拼心態。
通常到這時節,我一定就是個旁觀者!看著被一一推舉出來的同學,有的興高采烈,有的愁眉苦臉;師長們才不管你樂不樂意,有人推舉,他們樂的撿現成人選去參加比賽,沒有人推,那也沒事,他們可以在孩子們面前展現一下身為師長的權威——硬指!

這樣置身事外9年的我一直到上高中那會兒,也不知道我的高中老師腦迴路是怎麼長的,她的那雙眼睛就愛盯著我!朗讀比賽,盯著我;作文比賽,盯著我好像只要沾上文學的東西,她的反應就是來一句「妳去試試」——那是我最最不愉快的學習生涯!怎麼就不能讓我安安靜靜的當個小透明呢?
沒辦法,我只好展現我〝平凡〞的功力——是真平凡——好讓我那位熱心破表的導師「死心」!(饒了我喴~)
導師的心思不難猜,她就是看不得班上有人被忽視而已……可她不知道的是:有人就是樂在其中,而那個人就是我!只除了偶爾分組活動麻煩一點外,我真的很樂意當班上的透明人——我厭惡人們如探照燈一樣的眼光在我身上——求您放我自由,行不。(唉~

因為是義務教育,加之那時一般學歷高度就那麼高(高中職),迫於現實,我當了12年的「學生」。知道我的人都曉得,我從不開口主動求取在職訓練什麼的…那是一道我跨不過去的坎!「學習」一詞在我腦中是跟挨打(暴力對待!這種暴力對待還包括冷暴力)畫上等號的東西,誰樂意去「學習」就去吧,別拉上我。XD

早年不興愛的教育,長輩們更相信「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什麼狗屁道理?)拜師時總萬千拜託師者們「用力打」,好像送出去學習的不是他們生養的一樣。

而我就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下,被迫學習——我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幹嘛叫我再跳進地獄?
在我身邊打著「為你好」旗幟的人為數不少,他們總愛問「你怎麼不去再學點什麼呢?」我心裡都會忍不住「哼哼」,OS一堆:這還用問嗎?不管現在的求學環境再怎麼強調「人性化」,我心中那片,濃重得揮之不去陰影是永遠都散不去的,如何甘願再去受罪?

多年過去,求學生涯中的很多東西我都丟在原地,沒帶上;只有一樣東西我捨不得放手……那就是文字。好笑的是,讓我相信自己還能寫出東西的人不是家人,不是師長,而是我職場上的一位女主管!
她並非多麼表揚我的文字功力,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以後會議記錄都交給妳處理。」理由也挺有趣,她說「以後我不會像前主管那樣週週開會,遇上這種時候,會議記錄內容該怎麼發揮創意,妳懂吧?」我心裡一堆圈圈叉叉後,擺出一副又懵又懂的樣子——女主管就笑了——是的,一個月裡她最多就開一次(腦抽了就兩次)會議…為的是交差!
第一次遇上這樣的主管…她讓我超長的發揮了瞎掰功力(萬幸,她還肯丟大綱給我,不然我真掰不出來啊~),雖有壓力,卻讓我初嘗「著迷」的滋味。

我一直在等,等一個可以讓我放下心裡負擔,盡情寫文的機會——我知道自己沒文豪或快意寫手們的斤兩——不求出什麼膾炙人口的大作(對,是不敢想,沒那個料啊),但求能有人願意看兩眼,給兩句鼓勁兒的良言,我就心滿意足了(^_^)如今總算等來了!

所以——請打著「為我好」旗幟的人放下旗幟吧,我無心再回地獄,只想在這片文海裡,做隻帶著墨香、快樂悠遊於海的墨香魚。(是魚、是魚…不是烏賊,我不要當烏賊,要成為一隻墨香魚XD

 


動圖:Google

END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晨起有想——創作

 

自製

看到現在的寫作環境,再想想早年寫作人對〝想當年〞的描述,我想說的人心中的感慨一定比我這個聽的人要深刻!

 

我佩服那些言之有物的人,我羨慕語文有邏輯的人,我更加佩服對作文喜愛到義無反顧的人!他們總是抱著——我覺得——大無畏的精神,不留餘地的將一腔熱情,澆灌在名為創作的土地上;我曾經以為,他們都是有愛(對創作)飲水飽之輩,也曾以為愛(對創作)能扛過一切,畢竟那是他們所擇之愛(創作),不都說〝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嘛(笑)。

 

可是,現實對我說「傻瓜也要吃飯啊」(要不要加標點符號自己決定 ~ 不要說我講的XD
然後,某一天就發現,一些名作家的故事被搬上螢光幕(別管螢幕大小啦,總之都搬上去了),讓原本需靠讀者自行想像的人物、情節,一下子具象化,讓人更有實質感、更加的令人驚豔!「作家」這一行當瞬間暴紅,也很快讓人把當紅作家與娛樂圈掛上勾——我就奇怪了…當年張曼娟那個「海水正藍」、蘇偉貞的「期待你長大」怎麼就沒造成這樣的效應呢?呵呵~ 果然是此一時彼一時嗎?(也是啊,前述那兩本畢竟都是民國70幾年的老經典,加之那時的經濟才剛起飛嘛)——人們發現一棵——很大一棵搖錢樹!

 

於是可想而知,後來就演變成大家一窩蜂的朝作家這一行前仆後繼的衝!
那勢頭…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挺心驚的……。

 

自製

再在後來的日子裡,作家們開始對那些才想奮起,奔入創作懷抱的熱血青年大聲疾呼「想清楚」(這個我太有印象了!因為那時很多社會新鮮人,一頭栽進寫作裡沒多久,就後悔不迭,還引起社會大眾的反感——大概覺得受騙吧);「想清楚」三個字像記耳光,響亮的搧醒了一些盲目者,同時也讓很多以虛榮為目的的人止住腳步;這種情形多麼像現在的小年輕們,以為娛樂圈光鮮亮麗,以為演藝圈日進斗金,以為只要上舞台唱兩句、在攝影機前搔首弄姿一番就是表演,娛樂圈就是個事業捷徑;是,每個行業都有其光鮮的一面,可是,它同樣也有鮮為人知的辛苦,只是創作者習慣性、願意展現在人前的都是成果而非過程——事實上,又有幾人有那個心,願意去傾聽別人的辛苦呢?

 

在早年那樣的環境下,沒有人看好藝術家、創作者,這些名頭聽起來有點虛無縹緲,是人們眼中毫無根基作為說服力的職業,基本上是得不到家人跟世人的支持;熟不知眼下大家耳熟能詳,所謂能賺錢的行當,一開始也一樣沒人看好啊!作家陳雪就曾言說,自己當年投入心力入行的艱辛——揹負罪惡感和背井離鄉啊——那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大決心(個人看法);現在讓我看陳雪述說的那些點滴,都不得不說一句:若非有當年的義無反顧,就沒有今日的陳雪!

自製
 

要知道,那些個如今有知名度的作家,在我們豔羨其知名度時,哪一個不是一路辛苦顛簸而來呢?

 

許多年過去,作家們從提筆伏案疾書,到現在的伏案電腦前來碼字(從筆到筆電?),不管是那一種形式,創作之路依舊長途漫漫;只是現在鮮少再有人斬釘截鐵的阻止別人(尤其是新新人類)做寫手啦,頂多就拋來一記懷疑的眼光〝你行不?〞罷了。

 

是說啊…
寫作的市場好像不知不覺被分作兩派啦(實體書和網文),你好哪一口?
ꆤꈊꆤ

 

 

END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給你補救Loss Time Life你會…?

影片截錄/Gimy

熊熊想起一部08年的日劇——人生傷停補時(Loss Time Life)。

為什麼好端端想起這部劇,還不是因為俺爹嘛就突然很想吃他做的飯菜!(喲呵~我果然是吃貨?XD

——對啦,他也跟劇中的主角們一樣,都是熊熊死了是人都很難接受吧,好端端一個人,就突然沒了連句交代都沒來得及的那種 

某晚,他老人家還跟我們聊節目呢,沒幾個小時就蒙主召見去了;他可沒有日劇裡的主角們那麼好運,還有個傷停時刻可以彌補一下,說Bye-byeBye-bye了!我就想:要是也有一隊人馬突然站在他床頭,跟他說:「嘿~你還有四小時可以告別、彌補一下!」就不知道他會想做些什麼?

 

影片截錄/Gimy

把這個問題拿來問我——如果生命剩下小時分,你會拿來做什麼?


說實在的講到〝死前〞這兩字,任誰都覺得時間無論設限多久,都嫌不夠吧!

能拿來做什麼呢待在家裡混時間?

呵呵沒啦,我只是沒什麼遺憾之事而已;真要硬講一個出來,那就眼前這一個了吧( ˘˘)っ:我想吃我爸專為我做的〝貓貓食〞(蕃茄炒飯)而且只想吃老爸炒的貓貓食!(👈任性阿不過這個〝貓貓食〞是我們父女對蕃茄蛋炒飯的暱稱啦~

影片截錄/Gimy
 

若給你的人生最後設一個時限,你會想拿剩下的時間做什麼呢?

這又讓我忍不住想起另一部日劇《世界奇妙物語2021夏季特別篇》:死前的15.08秒;照我前面嫌棄四小時做不了什麼事,那這部死前15秒,時間上更短——豈不是更不知道能做什麼了嗎?可故事告訴我:只要有心,哪怕只有1秒,還是能傳達一瞬間的訊息!

圖/bilbil

是說,如果真像劇情裡說的那樣,時間控制在死神手裡,而牠又能為你把每一秒化成分解動作來玩那豈不是說:時間根本不存在?

我的意思是:只要有心人把所謂的「時間」無限擴大、拉長,那「時間」也等同不存在了吧?!(就好比人們一直存在的疑問:「聖誕老人是如何在一個晚上,把全世界該送的禮物全送完?」)

只是對於仍在「時間帶」裡生活的人是不會有感覺的,而在時間夾縫裡享受奇遇的人,那酸爽滋味也就只有當事人才知了。

圖/imovie4u.cc
 

其實,每天過著〝時間正常流動〞的我為什麼老想著這些、那些呢?是有多想有什麼狀況嗎?

那你就猜錯了…正因為受過突發狀況而適應不良,所以才會每到晚上,發瘋似的胡思亂想…這大概就是我老爸留給我的後遺症吧——呵呵。

 

若給你的人生最後設一個時限,你會想拿剩下的時間做什麼呢?

 

 

🕯 🕯 🕯

END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這是厭世圖吧…?

 

圖/微博@蛊兔


無意間在微博上看到一組厭世少女照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這樣?
不過我清楚記得,年少那會兒的自己,確實挺厭世的;一部份原因是學習能力,一部份則是人際關係不理想。

o(〒﹏〒)o
看看現在的校園人際網,再比之從前我那時的交際圈;講真的,i世代的孩子心思好難猜呵…!是因為早早就陷進網路的世界嗎?畢竟網路世界虛虛實實,孩子早早陷進去,又不善分辨;泥足深陷的人,又往往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的人也有),等到發現時,已是泥牛入海之勢,想救——難!

(= ̄﹏ ̄=)
孩子在求學過程中,除了求學,在學校裡還有一件事需要學習,那就人際關係。
為什麼求學階段得是團體為主呢?就是要早早讓孩子適應社會型態,不是都說校園是社會的縮影嗎?只是,看看現在的孩子,個個金貴的養,再加上科技在近幾年飛躍的如同流星火速,勢如大火燎原,所謂的社會型態早已不是我們那會兒的樣式了…在如今的小年輕的眼裡,我們之前的那種教育方針,或許早已不適用!

( ºΔº )
遠的不說,就說近來我家小朋友學的那些課程,有很多(單指電腦課程)都已經超出我的理解程度;我現在超怕小朋友拿課業來詢問——現在是“教科書”認得我,我不識得它——那會讓我有捉襟見肘的窘態感……。
我跟i世代的小年輕們的斷鏈感真的挺重;我不了解他們對世界的態度(都把自己的心思投注在網路世界,什麼是現實他們不覺得需要理解,因為網路就是他們的世界),他們也不理解像我這樣的大人,這樣那樣的要求是怎麼回事…?於他們而言,我們嘴上說的社交禮儀,根本非必要,為什麼他們一定得學?學校上課,說白了,就是為了應付,應付所謂的「義務」跟「本份」——他們也活的很辛苦——好嗎!

(__)
這樣你看懂,這組厭世少女的圖相了嗎?
我自己的理解是:於孩子本身,求學才是他們的主業,還要他們費勁搞副業(躋身於同儕之間搞人際),就現在的小年輕們各種宅…,這不是叫他們香菇藍瘦嗎(想哭難受)?OK,面對學校課業已經叫他們藍廋(若是再有個什麼人際障礙,或霸凌什麼的發生,那就真是生無可戀了),離開校園還要面對親人諸多要求,為所謂的未來,做各種各的〝準備〞…也難怪照片裡的少女那麼生無可戀了…。(一切都是猜的)

□° )ノ︵
,真是擅忘的動物,總是好了皮肉就忘了疼!
在過去(年少)覺得天大的事,如今再看相似事情時,又覺得輕如鴻毛,不值一顧!是因為自己已經過了那個坎?還是真不記得當初的痛楚?面對孩子那相仿的心境,竟是覺得嗤之以鼻?!
有時候看到社會新聞上,那些令人遺憾的事時,我都忍不住想:手機被奪真不是什麼大事嗎?對那個以死明志的孩子來說,或許真是天塌地陷的事也說不定…。

孩子的世界,我真是愈來愈不懂了…不是不想懂,而是真的太難懂……i世代的小年輕就已經那麼難明白了,再下一代呢?哇…哇…哇…!!!光是想一想,我就可以蹦出好幾根白頭髮呀!!!
這樣細想起來我那會兒對人際關係上的煩惱豈不是小巫級別?反倒是時下的孩子們的人際網才是大巫級別?這…真是辛苦現在的孩子們了…!!!

 

 

END